“我不想成為巨頭,成為巨頭的機會也已經過去了,我希望我能成為一個讓互聯網行業更好玩的人。”周鴻祎語速如往常一樣地堅定而急促。
發舊的紫色運動衫里搭著一件紅色的T恤,下身卻配了條西褲,寬額圓臉的他一臉疲憊地窩在沙發上,時不時把兩只腳翹在茶幾上,想問題的時候用手擺弄一團衛生紙,不笑的時候眼神犀利冷峻。
但無論是公司市值,還是由卡位“安全”并向“搜素”等互聯網核心領域的擴張與布局,在外界看來,奇虎360這家崛起異常迅速的公司,儼然已顯現成為新一代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的跡象。
但這正是周鴻祎最擔心的,用他的話說“最可怕的就是公司快速地膨脹”。在外界看來赴美上市帶來的風光,在他看來卻是一個危險的開始——尤其是在公司管理與文化上遇到的挑戰。
所以,他及領導團隊時時刻刻在敲打著幾千人的隊伍。就如公司搬入新大樓這件事,這座地上建筑面積共約6.92萬平方米、斥資超4億元的總部,很多設計和功能讓人聯想起谷歌的總部。但搬家后,360總裁齊向東略有警醒地對員工調侃,百度公司的倒退或衰弱,或者說百度公司逐漸出現的腐朽、敗落的氣息就是從百度大廈正式投入使用開始的。
也就是在這座大樓里,周鴻祎接受了本報專訪。在2個多小時的專訪中,他頗具辯證地談了他對領導、管理、危機、顛覆等一系列問題的看法,這些都是近期他在思考“大公司病”中的所思所得。
辯證并非打太極,他的回答都很直接坦率,無論提到對手還是內部問題都直言不諱。辯證更多的是說他的“警惕心”,比如談到當下360面臨的挑戰,他直言“從表面上看現在可能沒有危機,但是在我看來處處都是危機。”類似這種思考在本次對話中比比皆是。
周鴻祎覺得,自己還是一個不錯的領導者,但是正在學習成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我這種性格的人是做不了一個教父級企業家的,我也不想去做。我更希望能扮演一個激勵者、推動者、支持者的角色。”
所以他希望,將來顛覆360的,要么是自己內部團隊做的產品,要么來自于自己投資的公司。這種胸懷,頗有他最推崇的企業家——喬布斯的風范。
把企業變成創業小分隊
團隊的規模不要太大。要能夠很好地運作,減少扯皮和溝通,目標更明確
《21世紀》:你說一個企業成長遇到的最大瓶頸是:管理和文化。360是什么時候遇到這個難題的?
周鴻祎:上市之后吧。第一是公司上市了,不管你怎么覺得,別人都會把你當成個大公司。第二是公司內部會把自己當成大公司。第三個是上市可能會給人傳遞一個信號,就是大功告成了。之后,人員的膨脹帶來文化的稀釋。
這確確實實是我的感覺。一個公司變大了以后,就像一個人的體重從五十公斤增到一百五十公斤一樣,不光是身上的肉增加了,可能你的膽固醇也都增加了,你的反應速度也慢了,你的心臟可能跟不上了,你的膝關節可能也支撐不了,你的骨頭也出問題了。所以我覺得最可怕的就是公司快速地膨脹。
現在進來的人,會覺得來到一家大公司,有職業化的心態和打工的心態的人的比例可能會高一些。包括我們搬了新樓,環境還是不錯的,但我也有一個隱憂,就是這種環境給了企業很多新人暗示,就是這不再是一個艱苦創業的環境了,因為創業環境都是在車庫里,都是在民居里。
《21世紀》:具體來說,是什么表現?
周鴻祎: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在創業公司里,你面臨著生死的風險,很多人決策會變得非常果斷,非常簡單。這時你不會太顧忌面子,或者說什么人的某個感受,你會做正確的決定。但是公司大了,你做什么決策,可能短期內都不會關系到生死,所以這時候就會發現你和原來不一樣了。
我今天做了一個錯誤的決策,可能從長期來看對公司有傷害的,但是做這個決策呢,我就能不得罪你了,照顧到你的感受,由此可能很多人會因此做出這樣錯誤的決策。
如果是小公司你就會被巨頭欺負,有很多夢想實現不了,因為我們這個社會還是比較喜歡崇拜大公司的,所以你想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理解,就希望公司規模做得大一些,但是大了也會有副作用。
雖然IBM的總裁郭士納曾經寫過一本書,《誰說大象不能跳舞》,這句話猛然一看很有道理,但是實際上你想一想,大象一定不能跟跳蚤做一樣的動作。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企業把架構調來調去。
騰訊也好,阿里巴巴也好,他們都是幾萬人,他們調整架構也就是他們認為過去幾千人的管理架構,到了幾萬人不一定合適了,對吧?或者幾萬人的某一個架構用了三年之后,又不管用了。對這種調整我特別能理解。
《21世紀》:在你看來,企業如何解決體量變大所帶來的危機?
周鴻祎:首先,你一定要想辦法讓這個企業保持一個合理的規模。第二,因為我在官僚化的企業——雅虎——待過,我覺得一定要把企業變成小分隊,我非常反對在企業搞所謂的平臺化的架構或者矩陣式的結構。我們既然是以產品為導向的公司,每個團隊還是以它的產品、目標為導向,團隊的規模不要太大。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能夠很好地運作,減少扯皮和溝通,目標更明確。
亞馬遜的CEO貝索斯也開玩笑說過,他們內部衡量小團隊的標準是兩張披薩可以吃飽。在大公司里呢,有時候你會不自覺地扮演一個螺絲釘的角色,你干了很多事都沒有成就感,都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用小團隊能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我鼓勵一種內部的創業文化。不要把創業狹隘地定義成非要自己開公司當老板。其實,你在公司有一片自己的天空,有一些合理的資源,然后你帶著一些人發揮你的潛能,借著公司的平臺把事情做得更大,也是創業。有相當多的人,如果公司給他提供一個舞臺,他是能做得很好,但他真自己出去創業一家小公司,反而就做不好。
第三個呢, 高管是公司最重要的一個團隊,這個團隊一定要認可企業的創業文化,不能光靠我一個人拿著棒子在那兒跑來跑去。很多企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多元化,創始人或者領導者太多野心了,最后沒有那么多合適的人,管理文化又跟不上,一定崩潰。
以激勵機制保持創新意識
在這里面要做好兩件事:一個是精神文明,一個是物質文明
《21世紀》:你曾說過,你將來更愿意去做天使投資人,為什么?
周鴻祎:為什么我比較重視投資,也與我對大公司病的思考相關。
我覺得企業應該干好自己核心的事,外圍想做的事,我的建議是采用投資的方式。因為我做過VC,我非常了解投資對創業者的激勵。把他扶持成功了,投資人也獲益。最好的管理是沒有管理。如果有一個團隊不需要你去管理,他能夠自我設定目標、自我激勵、自我驅動,這是最好的。
我覺得我這種性格的人是做不了一個教父級企業家的,我也不想去做。我更希望能扮演一個激勵者、推動者、支持者的角色。你不覺得柳傳志就是這樣做的嗎?他找對了兩個人,就不用操心了,我就覺得這是最好的方法。否則就算你像諸葛亮一樣,很聰明,是天才甚至是鬼才,每天睡不了幾個小時,吃飯也顧不上,可你能做的事還是有限的。
《21世紀》:360是怎樣保持員工的創業意識?
周鴻祎:激勵機制最重要。在這里面要做好兩件事:一個是精神文明,一個是物質文明。當然這是我的個人意見。
精神文明就是說你要給他一個目標,讓他的目標非常地明確,然后讓他能做成這件事。那一定是一個非物質的目標,他能夠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能影響很多人,能夠改變世界。
物質文明呢,靠工資、獎金的這種獎勵是非常有限的。我們超一半的股權是在投資人手里,剩下的基本上差不多超過一半,將近24%是員工的,甚至員工的整體的持股比例比我的還高,360肯定是行業里給員工分享股權比例最高的公司。
我們一個工程師在這里干了幾年,通過他的努力,可能掙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他在北京買得起房子。他自己做公司都不一定能掙到這么多,這樣誰不愿意去為你做事呢?
坦率地說,玩各種管理技巧,制定復雜的管理規章制度,然后去搞什么KPI考核,這個東西確實不是我的強項。所以對我來說也很頭疼。
《21世紀》:我看到你在內部會議里說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您準備把OA服務器砸了,還戲稱這是現代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能還原下當時的情形嗎?
周鴻祎:這倒不是一個故事。我一直認為在公司做管理,要追求管理的必要性,不要追求充分性。管理是個手段,公司這么大了,要保證不出錯,所以沒有管理是不行的,沒有規章制度是不行的。但是你不能為了追求完全不犯錯誤,把管理制度搞得極其完美、極其嚴密。要知道,管理是有成本的,管理不是省錢,是花錢;不是提升效率,是降低效率,它是用降低效率來獲得安全感。這是我的理解。
我經常講的一個故事可以說明我的理解。有一天,惠普的創始人發現公司的工具間上著鎖。原來工具間的門晚上是敞著的,里面有很多原材料,晶體管、集成電路什么的,員工隨便拿,他睜一眼閉一眼,因為他知道員工拿回去也是做實驗,要么是提高自己的水平,要么偷偷地搞點發明創造,對公司是有幫助的。后來來了新的主管,覺得員工不應該拿公司的原材料,就把門鎖了。結果創始人就找了一個大鉗子把那個鎖剪掉,把門推開。通過這個事,他是在傳遞一種價值主張。
很多企業能保持價值主張和文化,是因為創始人在。很多職業經理人接班之后,做決策的時候,他就會想,我對董事會怎么交代,對老板怎么交代,別人怎么看我。創始人是不會考慮這么多的,創始人只考慮說這件事做了對企業是好還是壞。
Copyright@ 2011-2016 版權所有:大連千億科技有限公司 遼ICP備11013762-3號 google網站地圖 百度網站地圖 網站地圖
公司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中山路692號辰熙星海國際2317 客服電話:0411-39943997 QQ:2088827823 37482752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