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微信之父張小龍時隔多年的公開亮相,提出微信新的概念“微信小程序”
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序正式開啟內測,提出“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的理念
2017年1月9日,微信第一批小程序正式低調上線
2017年12月28日,微信更新的 6.6.1 版本,小程序游戲正式上線
……
當所有人都期待在16年能借用小程序去收割一波新紅利的時候,張小龍卻與常人期盼不同,讓小程序走低調路線,沒有大步的向前進;在17年內小程序不斷更新自己的能力,在年末時使用游戲正式打響了小程序的第一槍,使得小程序再次浮現到人們眼前;在2017年內,微信小程序共發布32次,開放了不少新功能,1.7億的日活量,58萬個接入的小程序,讓17年的小程序邁出了它的第一步,這一步的成果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用完即走,但走了還要回來”這是在最近一次微信公開課中,張小龍對于微信小程序理念的補充與完善。這一理念的補充,補全了小程序未來的使用場景,讓人們更加直觀的了解小程序的用途。
而對于電商領域,小程序意味著什么?在什么場景下適用于小程序?應該怎么去展開營銷?
入口的本質是流量,現在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在流量為王的時代,一個電商平臺,沒有流量入口的支撐,是很難成功的。
小程序自身的入口先由最開始的發現入口,到搜索加入小程序內容,再到如今微信的頂部任務欄。到了今日,微信對于小程序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每次我們使用完的小程序都會在頂部任務欄中顯示,不用安裝 任何程序,真正做到了“用完即走,走了再回來”的理念;從公眾號和 H5 中跳轉到小程序,小程序電商開始大放異彩,在小程序類目中占據一席之地
最初小程序只能通過掃碼進入,在加入了「附近的小程序」功能之后,現在線下小程序更加容易被用戶獲取,省去了掃碼步驟,大大提高了線下實體店與小程序的結合能力。
對于入口方面,騰訊在微信中已經開放了很大的權限,在最近的公開課中提到了智慧門店,相信在后面的日子中,線下與線上關系將會越來越密切,電商企業未來在微信中能獲取流量的入口也將會越來越多樣化。
在中小企業中,一般做一個成型的APP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這對于企業財務將帶來很大的壓力。但如果將前期APP的開發,轉化成小程序開發,將大大改變這種現象,企業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營銷中。淘寶天貓京東已經飽和,現在如果再進入這些戰場,成本相對高昂(平臺使用費、保證金、砸流量、平臺抽成),不是一般商家能承受的。所以小程序對他們而言是一個不錯的切入口。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做一款APP時要考慮在用戶手機中使用APP的各種場景。但隨著小程序的出現,打破了這種現象,電商小程序與傳統電商區別最大的就是“輕體量化”。我們在小程序中只需要去適用于一種場景,即微信場景。
普通用戶越來越習慣在商場、參觀、旅游景點里使用微信小程序,在普通聊天和微信群里,小程序的出現頻率也越來越高,微信小程序的目前的1.7億日活躍量,完全滿足一家電商企業的用戶需求,但是需要使用何種策略去完成這些用戶的轉化,如何讓用戶在微信的場景下去使用小程序,需要企業去好好思考。
微信對于自身的社交屬性很清楚,所以在小程序中,針對社交的活動也層出不窮。
微信有一個其他產品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有著龐大的用戶群體,依托于微信的社交屬性,用戶可以進行更多的分享,通過社群、社交的流量來完成交易。在大型活動時(如雙十一、雙十二等),運營者可以通過分享小程序的單件商品、活動等,發到用戶群中。或通過某種有趣的活動,吸引人們去分享,達到快速裂變的目的。
傳統電商中的活動在APP中同樣適用,如現在小程序推出的拼團玩法、集獎玩法、 砍價玩法、買贈玩法等;同時基于微信的特殊場景下, 特別推出了社交立減金,通過小程序內購物,付款成功后,用戶可以獲得購物“立減金”,分享好友或微信群后,完成“立減金”的領取。通過這樣的社交分享+優惠金政策,營銷者運用得當的話,小程序會給企業帶來大量的新用戶,新用戶的購買轉化率也將提高。
小程序的理念為用完即走,我們對于電商領域小程序的定義也應如此,電商平臺最終需要的是成交率,小程序作為電商成交的一個平臺,通過活動或其他媒介的方式,對用戶進行沖動性刺激性消費的引導,從而達到快速轉換的效果。當用戶下次再次想去購買商品時,他能通過微信快速的找到你的“商店”,無需再次打開其他APP,在微信中可完成二次轉化。
17年算是小程序小試牛刀的一年,預測未來三年才將是小程序正式發力的時間。當用戶與企業對這一新產品形態習慣之后,小程序電商的下一步應用場景也許會更多,對于電商的營銷策略也會越來越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