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體系一旦超出了既有的適用邊界,那得出的結論不管看著多么合理,其實都是錯誤的。剛需、高頻等判斷互聯網產品成敗的一系列標準,其實與科技是不搭的,因為真正的科技進展大多時候根本不解決剛需問題,而只解決便利問題(或者說效率問題)。
創造新大陸與跑馬圈地
被需要就會產生“剛性需求”,一旦發掘出這樣的點,在過去往往就可以迅速運作出一款成功的產品,尤其是工具型產品。正因此類似的分析視角在看未來趨勢的時候被普遍應用,但很多人可能并沒注意到iPhone這樣的產品根本不解決剛需問題,甚至可以說整個觸屏交互也根本不解決什么剛需問題。也就是說用剛需類方法論,其實是看不到移動互聯網的發源地的。
我們周圍與IT相關的科技活動其實是兩大類:
一類是推動整個行業發生變化的技術要素和平臺發生變化;一類是在新技術平臺上創造新應用。
通常來講,在前一類變化上并沒剛需這一說,而只是關注更好的性能與更便宜的價格,只在后一類活動上才有剛需。這也許與前者在時間軸上的跨度較長,放到具體的點上往往需求并沒有想的那么強烈有關。
第一類變化過去很少發生,但近來卻不少,VR、AR、語音交互、自動駕駛等每個都可以歸到這個類別里來。這些技術每個都可以開創一個新計算平臺,但其本身并不解決剛需問題。這和個人電腦、觸屏有點類似。個人電腦誕生之初更主要的作用應該是讓字處理變的更容易,也不是解決什么剛需問題。剛需只有在新平臺變的足夠普及后才會真的出現,因為這時候使用新產品已經變成一個前提,比如說每個人都要用電腦做很多與個人財產、信息相關的操作,那安全就會成為一種剛需。
我們可以把上面說的兩類活動類比為探險與瓜分地盤:探險家解決的是發現那里有新大陸,而地主研究的是如何在新大陸上圈下盡可能大的地盤。兩者雖然都追求財富,但探險的時候財富只有影子,更多的是一種信念,你只要相信印度有財富,并且我可以到達就可以了,搶地盤時財富則是實實在在,搶的地方越大理論上講財富就越多。
做新技術要素和平臺的更像探險家,能發現新大陸,而在新技術要素上做應用的則更像地主搶地盤。顯然的只有搶地盤的時候才能直接對應到各種真實需求,比如這里有奴隸、那里有黃金、那里有白銀。
計算平臺的遷移
前面的所說的一切可以用一個簡單點的句子來概括:通用計算平臺的遷移通常的推動力并非是剛需,而往往是一些看著并不大的改變,比如是否更便利、是否提供新體驗等。第一代通用計算平臺(PC)的形成是這樣,第二代通用計算平臺的遷移也是這樣(功能機到智能機、PAD的出現)。
那我們是否真的面臨又一次的計算平臺遷移?
答案是非??隙ǖ?。
我們所有看到的新技術突破已經為計算平臺的遷移集聚了足夠大的勢能,并且已經在諸多領域(智能音箱等)開始落地展開。唯一要避免的是不能用剛需的視角來看這問題,否則會得出錯的離譜的結論。在過去這類事情其實發生過多次:
1977年DEC公司的創始人、董事會主席Ken Olson認為:“沒有理由認為每個人都會在家中使用計算機?!盌EC在當時雖然不如IBM,但也處在行業龍頭地位,由此可知,PC這產品當時是多么的不解決剛需問題。
當iPhone第一代發布的時候,時任微軟總裁的史蒂夫鮑爾默在訪談中大肆嘲笑這產品:“iPhone沒有機會獲得大量市場份額,沒有機會。這是一個補貼了500美元的東西,他們賺了很多錢。但如果你真正看看賣出去的13億部手機,我相信我們的軟件占據了60%或70%,或者80%的市場份額,而我覺得蘋果只能得到2%到3%的市場份額?!?/p>
拋開蘋果微軟彼此競爭的原因不論,你可以從側面發現所謂的移動互聯網開端在當時根本不解決剛需問題,否則不可能獲得這樣的評價。
通用計算平臺的遷移上眼下來看跑的最快的突破點是遠場語音交互產品,亞馬遜和谷歌兩家在此的競爭已經是白熱化狀態。而之所以說智能音箱等代表的是新計算平臺而不是現有計算平臺的增強核心原因在于這類新智能設備上所要強化的點和手機乃至電腦要強化的點一點也不一樣。對手機而言,最關鍵的器件一定是屏,它遠比芯片重要,但對于遠場語音交互而言,關鍵的器件是麥克風,甚至喇叭。而一旦語音交互正式確立可以覆蓋大部分觸屏操作,那在屏上支出的成本就都會變成冗余成本。
VR雖然現在不再是熱點,但唯一能說明的只是過去寄予的希望過高,而不是這產品沒前途,只要真正用過VR(不是把手機放紙殼里那種)都會對其留下深刻印象,所以VR很可能會潛伏發展,先在游戲或者影視上找到自己的支點,然后再輻射到更廣闊的范圍。
同樣的道理可以應用在AR產品上,這些產品都不解決剛需問題,但長線來看都會孕育出新的計算平臺。
商業競爭的新形態
假設說新的計算平臺真的會出現,那商業格局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
所有變化里面計算架構對未來商業格局的影響很可能遠超其它要素。
典型的計算架構其實并不多,要么計算主要在終端上,要么在云端上,要么就是一種混合架構,當然混合架構里面可以進一步細分為終端計算為主和云端計算為主。
互聯網公司骨子里是云端計算為主,所以如果下一步的計算模式仍然以云端為主,那商業格局會更多體現為現有格局的延續。形象來講,PC廠商是不能瞬間擁有百萬臺服務器的,而這種巨大的壁壘會導致純粹的終端公司很難超越。
如果未來的計算架構主要在終端上,那就可能會導致商業格局發生大變化。至少擅長終端的公司有機會在用戶量逐步放大的同時彌補自己的短板。
現在看來,除非非常特別的行業,否則未來的主流計算結構一定是端云結合的,我們絕大多數場景下都不會再需要一個純粹進行本地計算的終端。而端云結構里下一步則十有八九是終端優先的。如果非要極端一點,我們可以講:下一步的AI骨子里在端不在云。
如果上面的判斷是正確的,再加上軟硬的結合更加緊密,那就對未來競爭的方法產生根本性影響。
軟硬融合加上端云融合最終會優化掉復雜的安裝環節,這會讓流量的獲取以及分發發生根本性變化。
在過去,PC或者手機廠商會費力的吆喝,然后把手機賣到用戶手里,很多用戶會自己選擇想要安裝的程序,很多公司(比如電商公司)為了讓用戶選擇自己,那就即會出錢預裝,也會用其它手段不停推廣,比如趁你不注意就把瀏覽器裝上了。但在未來,因為整個安裝環節被省略掉了,純軟公司沒辦法再用非預裝的方式獲取流量了,而為了獲取這個上的流量,很多公司只能聽從端上有發言權的人的安排或者就直接花錢買。這時候賣硬件產品成為唯一的流量獲取方式,而唯一能分享到部分流量的是有辦法做to B to C業務的技術提供商。
在整個這個過程中,硬件產品和技術的權重被拉大了。過去很多互聯網公司骨子其實并不是技術公司,而更像是軟件產品或者說運營公司,但按照上述趨勢,顯然技術會是賣硬件產品外唯一的獲取流量的手段,這會對互聯網公司形成挑戰。
在科技進步面前,剛需其實是種錯覺。用剛需高頻的視角來看通用計算平臺的更迭,過去是什么也看不見,將來一樣也是什么都看不見。